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精英访谈

为了十年的完美跨越

2011-3-20 0:2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湖北物流高校采访团 彭韵
    随着“十二五”规划逐步制定、实施,我国物流业将步入一个全新的五年发展阶段。而对于微观的经济主体——企业来说,正是实现自我跨越的重要机遇期。正在进行国家A级物流企业认证的湖北省泓通达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正像一艘船,行驶在经济之海中,昂首向前。日前记者专访了湖北省泓通达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萍先生。
    记者:李总您好!能先为我们介绍一下贵企业的发展历程吗?
    李萍:好的。湖北省泓通达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主要经营范围有普通货运,仓储理货,商务信息咨询,汽车配件,金属材料、建筑装饰材料,五金交电、机电设备、办公文化用品、计算机软硬件批发兼零售等。公司成立之前已有5年家电仓储、家电配送、干线运输于一体的物流服务经验,管理水平和业务覆盖面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在公司成立前,公司股东于2002年已成立武汉凯泰物流有限公司,开始提供家电仓储、家电配送物流服务。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股东于2007年9月成立湖北泓通达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承接武汉凯泰物流有限公司原有业务,正式开始运营。
    目前,公司拥有包括租赁仓库在内的5座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的标准化仓库,并配备了相应的仓储配套设施;有包括挂靠车辆在内的大、中、小型各类车辆300辆。已与康佳电器、中百集团家电公司、TCL王牌电器、松下电器、乐华电器、幸福树电器、长虹电器、海信创维和海尔公司等知名品牌家电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2005年,公司在襄樊、荆州投资设立了分公司,业务范围辐射湖北全境及河南南阳周边。明年是企业发展的第十个年头,我们希望实现这十年的完美跨越发展。
    记者:您认为贵公司发展的特点、优势是什么呢?
    李萍:总结起来,我们公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有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公司现有员工120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17%,员工各方面素质较高。
    第二,有一套精细入微的成本管理控制。公司三大销售收入源,即二次运输、仓储保管以及B2C的三次配送,都有严格的内部成本控制机制。
    第三,秉承着个性鲜明的服务理念。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安全、高效、快捷、价廉”的服务理念,赢得客户的赞赏和信赖。
    第四,有独立中性的生存法则。作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上、下游产业都有自身的物流业务的情况下,我们始终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保持独立中性,真正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也赢得了像格力、苏宁这些知名品牌客户。
    第五,有规模诚信的集拼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现代企业的管理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在家电物流这方面,只有通过第三方物流强大的集拼优势,才能一方面为家电企业降低运输管理费用,使其能够集中资金、管理、人才和资源优势去做核心产品的研发制造;另一方面为第三方物流公司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效益。
    第六,有网络支撑的先进信息服务平台。公司自2002年起就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司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解决了一系列上下游对接的难题,既方便了顾客,也提高了自身工作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提升了企业的形象。
    正是由于具备了这些核心要素与优势,我们公司才能由八年前的一个小公司成长为目前的一个中型的现代化物流公司。
    记者:听说您以前是在TCL负责湖北的销售工作,从这样一个制造业的产品销售工作转向现在的物流业,您有什么感想?
    李萍:对,从1992~2007年,我在TCL任湖北地区的销售总经理。做了15年的销售工作,确实有很多感想。
    我觉得从销售向物流转型,有几个优势。
    首先是我了解一线销售人员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那就是“快捷”。在家电销售领域,快捷配送是成功销售的一半。商场如战场,快捷的配送对家电销售来说至关重要。再好的战士,没有子弹,他也打不了胜仗。在提高运营能力方面,我要求员工一定要急一线销售“战士”之所急,确保准确、安全、高效地将产品运达销售一线。很多人认为,物流公司只要将客户托运的物资在时效范围内送到就可以了。但我认为,做家电物流一定要争分夺秒,比约定日期提前一天到就是胜利。我想这种强烈的迫切性也是我的一个优势。
    第二,在如何降低销售成本这方面我深有感触。以一个家电企业、一个物流企业来进行家电的仓储、配送的方法成本高,效率低,进而导致产品总成本居高不下,难以获得竞争优势。只有将家电物流加以集中整合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也一直在号召家电大王们成立类似于物流协会的家电物流联盟,集中家电物流,帮助大家做大做强。目前我们做到了主流家电品牌的物流集拼,还需进一步整合物流能力,以实现我多年的梦想:将家电物流成本降到最低、效率提到最高,为家电物流作出贡献。
    记者:您提到您的梦想,能具体讲讲吗?
    李萍:在我国各大产业中,家电产业是最早与国际接轨的。如TCL的国际化并购行动。虽然这种大规模资本扩张不一定理智,但起码它说明了我们的家电企业的实力。与此同时,家电产业的发展也对家电物流运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前我提到了家电物流的集拼,就是一个很好的物流改进方式。通过进一步技术改造、专业化经营形成集拼效应,不仅家电企业和家电物流企业能够得到较好发展,还能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这就是我的梦想。
    记者:在企业文化、员工培养和关怀这方面贵公司有什么特点吗?
    李萍:首先是企业文化这块。我认为只有员工把企业当作家一样,像爱家一样爱企业,像家庭成员一样相互帮助,才能增强凝聚力。在每周例会上,我们会合唱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以歌为纽带,营造温馨的氛围,让大家团结在一起为企业的目标而奋斗。
    员工培养方面,我们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并严格记录发货准确率、工作效率等,每月进行考评,互学互助。我们还举办一系列文体活动,比如乒乓球、篮球赛,满足员工们的文体需求。我们还请专家为员工们作健康讲座。这样,形成思想、技能、健康全方位发展的人本观念,凝聚企业员工,让他们形成与企业共成长、同生死的理念。
    我总是对员工讲,我作为一个私企老板,个人财富已经不是我追求的目标,之所以还要这么努力干下去,是要成就人生梦想、为社会做点贡献。员工们同样有梦想,就要为这个梦想去努力奋斗。这些话只要员工听进去了,就是我的欣慰之处。
    记者: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不少困难,相信您也有所体会。请为我们讲讲您的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以及希望得到政府哪方面的支持。
    李萍:在遇到一系列困难时,我也想过放弃。就像我参加一个培训时老师所讲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四个难题:选项目难,有了项目缺资金,有了资金缺人才,有了人才又容易窝里斗,难以协调。
    就我来说,我已经选择了一个很好的项目。因为家电物流这一项目涵盖家电仓储、配送、销售、售后服务各方面,专业化的服务优势不言而喻。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资金瓶颈。作为一家新兴的民营物流企业,资金链断一点就不行。最初在银行贷款批复困难,后来国家出台一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方面的措施,情况有所好转,但依然形势严峻。泓通达目前资产负债率仅为10%,而国家规定的负债率安全线为75%。这充分说明我们企业对社会资金的利用率不够。但基于融资的困难局面,我们不敢负债。因此希望政府在这方面对民企给予更多帮助。
    特别提出的是,湖北省物流协会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将我们物流企业同政府相关部门联系起来,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
    接下来是人才问题。由于产业升级等因素,现在很多企业连普工都招不到。而我们企业待遇较好,普工缺乏的问题不太明显。但我们面临着一个课题:如何加强部门协作、内部协调,提高中层干部的能力?
    记者:国家在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支持,就您来看,中国物流业在 “十二五”期间将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李萍:“十二五”时期,我们有很多机会。有一个指标能说明这个问题:2007年中国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约为18%,这一数字在美国约为8%。这说明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过高,物流发展水平仍然不高。那么,这也从反面说明我们的发展潜力很大。目前我国物流方面的重复浪费比较严重,我们完全可以优化内部流程,减少中间环节,增加B2C的物流服务,这样可以降低一次运营成本,减少货物损耗。
    记者:贵公司正在进行国家A级物流企业的认证。结合 “十二五”的发展机遇,您对公司发展的下一步规划是什么?
    李萍:我们有一个大的规划项目,叫作武汉家电谷现代商业物流中心。计划用地1200亩,建成20多万平方米的仓库,预期产值达百亿元。这是一个百亿元产业区,据保守估计能为国家增加税收将近2亿元。
    做这个项目是基于对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律的深刻把握。比如我们现在做的家电物流,我们都知道像工贸家电、苏宁电器等品牌企业完全有能力做它们自己的物流,但家电物流本身的性质决定了独立、中性的第三方物流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企业虽小,但重在能够集中家电物流,以第三方的身份实现双赢。我们需要政府的支持,来把这个产业园做大做强。这一经济蛋糕越大,经济成本就越低,效益也就越大。
    现在进行的A级认证也是为物流中心的建成做铺垫。若能做成这个方向,我们的十年、二十年都能实现完美跨越,也就能为降低国家经济运行成本作出更多贡献。
    记者:您对大学生人才的要求是什么?有无与高等院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
    李萍: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企业招不到人才,而大学生就业无门。我认为大学生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从校园进入社会,肯定会有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这时候大学生应该静下心来,在可能重复、枯燥的工作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和人生方向。当初还在TCL的时候我曾经做过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的招聘主任,很多大学生进入企业,干不了多久就跳槽,一年过后只剩下一半,再过一年就只留下20%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理浮躁,这山望着那山高。我对他们的要求是先留下来干两年,真正了解工作的性质、意义,认识清楚企业想要什么、自己能做到什么。两年后,我们也不惋惜那些选择离开的,而对于那些坚持下来、真正有能力的,企业也很乐意为他们升职加薪。我们与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计划,前几天学校还有老师带领学生来实地考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